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后稷 华夏五千年农耕之祖

    信息发布者:小阳村
    2017-01-06 12:32:57    来源:网易新闻   转载

     稷山县城正南25公里处,有一座山,位于稷山、闻喜、万荣、新绛、盐湖五县区交界处,素有“一山罩五县,五县管一山”之说。约4500年前,山下的原始部落里,人们只知靠果实、猎物果腹,常为寻找食物而四处奔波。仿佛是上苍的刻意安排,一个名叫“弃”的人横空出世。他发现粒食,培植五谷。尧帝听说后,封他为“农师”,让他教民稼穑,而舜帝执掌天下后,更是赐他姬姓,号曰后稷。从此,人们学会了种植粮食,不再单纯以狩猎为生。

      后稷被人们尊为华夏农业的始祖。他发现五谷的山,被称为稷神山、稷王山。隋文帝开皇十八年(公元598年),为纪念后稷的丰功伟绩,官方正式将河东高凉县定名为稷山县。

    文献佐证

      汾水又经稷山北,(稷山)在水南四十里许。山东西二十里,南北三十里,高十三里。西去介山一十五里。山上有稷祠,山下有稷亭。

      —《水经注·汾水注》

      稷神山,稷山县南五十里,后稷始播谷于此,有陵庙。

      —康熙《平阳府志》

    后稷发明五谷建立最早的“农业示范园”

      “后人评价后稷的功业,主要突出在两件事,一是发现粒食,二是教民稼穑,也就是现在的育种和栽培。其中,发现粒食,应该是他对中国乃至对人类生命史最伟大的贡献。”稷山县后稷文化研究会会长宁水龙说。

      所谓粒,就是谷物颗粒;粒食,就是今人所称的粮食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记载,弃从小就立下宏志,要为解决人们的食物问题做一番事业。平时他和伙伴玩耍,喜欢从野地里挖些麻、菽(芝麻、豆类)移栽在自家门前,结果发现这些植物长得很茂盛,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鼓舞,从此他处处留心,寻求能代替猎物的百草籽粒。

     弃发现、培植的第一农作物,就是稷。稷,即谷子,又称粟。而据河东考古专家卫斯考证,谷子的培植经过,竟然是从晋南地区遍地野生的狗尾巴草而来的。卫斯认为,当年弃是通过反复尝试,不断选择适宜狗尾巴草蓬勃生长的土壤,年复一年,矮小的狗尾巴草越长越强壮,穗粒越来越丰满,最后终于完成了向粟的过渡,成为后稷姬弃培植成功的第一种作物。

      稷的培育成功,令弃信心倍增,从此一发不可收,陆续培育出稻、黍、麦、菽,连同早已发现的稷,五谷发明就此完成!

      不仅仅是发明五谷,稷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黄建中考证,《论衡》中记载了弃在春种、夏管、秋收、冬藏之外还选择优良种子,煮马粪为汁,拌种防虫,施肥、灌溉、按节令收种。“可以说,后稷实在是一位中国上古时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集大成者。”

      运城市传统文化协会执行会长陈照明则难掩对后稷的崇敬之情,激动地说,“这不仅是育种学科的发端,是农业科学的重大突破,更改变了华夏历史文明。从此,人们由被动地‘找食物’变为主动地‘种食物’,告别了不断迁徙的生存状态,形成了永久定居的生活方式。从此,原始的捕猎觅食方式逐渐终结,人们的食物以粮为主,华夏农耕文明就此诞生!从狩猎文明到农耕文明,这不仅仅是一场意义非凡的革命,更是一次泽被深远的人类文明史的飞跃!”

    历史上后稷有好几任第一位是咱稷山人

      不过,对于后稷是稷山人、在稷山教民稼穑一说,人们有一些争论。

      其实,史学家钱穆、顾颉刚,考古学家陈邦英、尹盛平等人早就在他们的著作里十分肯定地指出,“稷山在绛郡,后稷播百谷于此山。”东北大学教授曹树杰在2004年出版的《后稷文化和后稷祭祀》一书中,也充分论证了这一点,更有《陕西通志》说,“后稷播百谷,独以稷名,其播谷之地亦曰稷山。”由此,黄建中动情地说,“稷、后稷、稷王山、稷山县一脉相承,没有后稷,就没有稷山县这个名字。”

      后稷死后,他的第五世孙公刘率族移居彬国(今陕西彬县),复修后稷之业,指导农业生产,到了姬弃的第十三代孙古公亶父,他率领部族迁居周原(今陕西杨凌一带),他继承先人之志,劝耕播谷,发展农业,也被封为稷官。

      因此,此后稷非彼后稷,他们都是后稷始祖弃的后裔而已。

    从稷山县内的街道名称、学校名称,几乎处处可见后稷的影响:稷王路、后稷街、稷峰街、稷圣路,稷王小学、稷王中学、稷王文化广场……据稷山县老人讲,稷山县城西曾有过一通南北朝时期的石碑,上书三个大字:稷王城。经过炮火洗礼,现在石碑早已不知所踪。

      稷王山下的几个村子里,几乎人人都能讲一段稷王及其母亲姜嫄的传说。人们说,姜嫄出生于稷山小阳村,后稷当年出生后被姜嫄抛弃了三次,故而名为“弃”,而他被弃的地方就是冰池村。两个村子因此建立了亲戚关系,冰池村人称小阳村为“老姑村”,老姑的意思是娘家,小阳村人若是去了冰池村,村人会说“亲戚来了”。

      除了史籍记载、口头传说,考古界也不断有发现。目前,在河东区域内,包括稷王山下石佛沟村龙山文化遗址在内,已陆续发现新时期时代遗址400多处,出土的农耕、砍伐工具有石斧、石锛、石犁、石锄等,这些都为后稷在稷山一带教民稼穑提供了有力的佐证。

    清明节先拜后稷第一笼蒸馍要祭粮

    历史上的稷山,村村有稷王庙、姜嫄庙。《山西历史地名录》记载:“稷山,一名稷神山,俗称稷王山……相传远古时后稷教民稼穑于此,故名稷山。上有稷祠,下有稷亭。”“稷神山顶,青峰耸峙,石城巍然,是谓王之寝宫。”

      稷王山上曾有后稷祠和姜嫄祠。据记载,两座祠起源于汉,较有规模的建筑当属距今近1500年的唐代。旧《稷山县志》则称,“元至正间(1341—1368年)道士李志贞重建,明隆庆元年(1567年)知县孙倌修。”当地人说,当年祠内绘有后稷农功王业图壁画,祠东南的稷王塔上,还刻有“后稷明堂”四个大字。

      据宁水龙介绍,每年农历四月十七官祭稷王日,各地官员们都要前往祭拜后稷。后来,因为山高路远,上庙不便,经合议集资,分别在山下的东文村(现属万荣)和山北麓的修善村北另建了两座稷王庙。到了元初,官员还嫌到下庙祭祀不便,干脆在稷山县城重建了一座稷王庙,目前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、档次最高、保存最完整的一所专祀农神后稷的庙宇,属国家级文保单位。

     对稷山当地百姓来说,三月十五的稷王生日更为重要。每逢这天,周围五县的百姓会敲锣打鼓上稷王山,举行盛大的上庙祭祀稷王活动。每年一县主办,五年一轮。这种盛大的祭祀活动一直持续到1938年日寇入侵,将庙焚毁,祭祀才告中断。《山西通志》评价稷山人“尚节俭,勤耕织,知向学,喜祭赛。”这里的“喜祭赛”,祭是祭天祭神,赛则指闹社火。宁水龙感慨地说,稷山人的“喜祭赛”,全都与后稷密切相关。“举几个例子。比如清明节,全村人先不祭拜自己先人,先去祭拜后稷。到四月八,收小麦,第一茬麦子割下来、磨成面粉,蒸出来的第一笼馍馍,要先祭粮。祭粮什么意思?就是祭拜赐予我们粮食的后稷。”

      稷王山上的后稷祠虽已被日寇烧毁,但附近村民仍然在每年正月十五和三月十五,自发上山来到稷庙遗址,朝天礼拜,祭献贡品,同时有花鼓、秧歌助兴,寄托对稷王的崇敬之情。而稷山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台花鼓和高跷走兽,也都是源自于古人祭祀稷王的活动。

      农忙时节,男人们忙于耕作,晌午顾不上回家吃饭,女人们就给送到田间地头。掀开笼布—小米饭、馒头、小菜,正是庄稼人眼里最可口的饭食。虽然腹中早唱起了空城计,但不急,端起小米粥,先舀出一勺来,泼洒在地上—这不是浪费,而是稷山农民们在用最朴素的方式,来祭奠教民稼穑的先人后稷。

     后稷,是上天赐予稷山人的深刻烙印。如果给后稷姬弃印一张名片的话,我们可以这样写:姬弃,稷山人,农耕之祖、农耕文化创始人、五谷发明者、中国首位农业官员、谷神粮王……


    编辑:
    责任编辑:刘玲敏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